|
三洋牌 乘客电梯一、领先技术 双CPU矢量控制的VVVF变频调速传动技术; 智能化的数据网络系统技术; 几乎为零误差的绝对值传感精确平层技术; 人工智能(AI)电梯群控系统; 多个微电脑共同控制的集散控制系统; (1)节能设计 电梯变频器逆变能量反馈系统; 无齿轮柔性传动技术; (2)环保概念 人性化设计的乘梯环境,独有的轿厢通风调节系统; 轿箱空气净化系统是轿箱空气净化环保新产品,具有无害、防霉、抗菌的特点,使轿箱内空气得到净化。轿箱空气净化系统为凹凸式蜂巢过滤结构,采用先进工艺,在纺丝阶段将抗菌剂(DEP)和防霉剂(TBZ)直接掺入PP树脂原料当中,使生产的过滤网达到了抗菌防霉功效,清新空气的作用; 无齿轮曳引机无需复杂的润滑油系统,没有井道污染的问题; PM永磁同步马达驱动的无齿轮曳引机,柔性传动,降低噪音; (3)安全标准 三洋电梯全球化统一安全标准,所有零部件均按一贯性的安全标准向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定点采购; 自适应力矩补偿变频驱动门机,使电梯门的开启和关闭更加灵敏和安全,杜绝意外发生的可能; 超强的抗扰干扰设计,使控制系统不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无齿轮柔性传动曳引机技术,平稳性达至最佳水准; 专用集成化紧急救援装置; (4)模块化设计 三洋电梯的模块化操作模式将具有诸多优势,精心搭配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可以保证各种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使得电梯维保商能够通过定期检查零配件的安全性能和工作状况,得以安排其最合适的更换计划。 二、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三洋电梯智能化的SY5000系列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传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构成。 (1)电气传动系统: 以矢量控制的VVVF变频调速传动技术构成电梯的核心电气传动系统,可以增设逆变反馈装置,提高节能效果。调频调压的VVVF调速技术,采用IPEM(Intelligent Integerated Power Electronics Moudule)智能集成电力电子模块和电流矢量控制调频技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要求,由微机控制理想的电梯运行速度曲线。实现运行的平滑性、高速性、准确性等静、动态性能指标。具备运行精度高、可靠性好、易于数据传输、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 (2)智能控制系统: 三洋电梯智能网络控制系统是多CPU交互通讯的集散式控制系统,具备对电气传动系统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参数监测、运行故障识别预告、数据网络通讯等智能网络控制功能。运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能利用不完全的模糊信息进行数据逻辑处理,在电梯使用高峰期、空闲期,智能化调度分配电梯资源,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降低电梯空行造成的能耗,优化交通效率。中文显示故障并自动保存,能在保养和维修时有效地对电梯进行诊断、检查和远程监测,及时将电梯运行情况反映给电梯操控人员和三洋电梯维保中心。乘客电梯操控人员和三洋电梯客服中心可进行实时通讯、多方通话。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与楼宇监控系统和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实现网络数据通讯,实现联网控制。 三、曳引机 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环境的协调和保护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电梯行业内,传统的由蜗轮、蜗杆付传动曳引机,由于体积大,需要较大的机房,使建筑物的立面整体美观受到影响。由于蜗杆端连接的是一个高速运行的异步电动机,其运行时的轴承噪声较大。蜗轮、蜗杆传动虽比齿轮传动噪音低,但因其为接触式传动,一般仍有不低于60db的噪音,整机噪音一般在60~70db左右。接触式传动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机械磨损,随着运行时间的递增,磨损使运动部件之间间隙增大,导致噪音加剧、传动效率下降。在机械传动机构中,蜗轮、蜗杆传动系统虽具有传动比大的优点,但因其低效率、耗能高是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一般蜗轮、蜗杆的传动效率在70~78%之间,有30%左右的电能以损耗形式被白白浪费掉了。能量的损耗不仅使电梯运行费用大幅度增加,而且造成对环境的间接污染。为了降低蜗轮、蜗杆的磨损和传动滑移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润滑油的使用必不可少,定期更换润滑油不仅增加了日常维护费用,而且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和油污也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梯行业内的某些企业就开始了对新型曳引机的研发。由于永磁技术的发展,将永磁同步电机引入电梯曳引机领域,其小型、轻量化、易于做成无机房运行的结构形式,引起了电梯行业的广泛关注。随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曳引机,已逐步成为新型曳引机的主流,其高效节能,低速运转平稳,匹配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可靠,且结构紧凑坚固可靠,适用广泛,主要技术参数,达到进口产品指标。 由于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对传统的蜗轮、蜗杆付传动的曳引机所具有的优越性,2002年,国内第一台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诞生了,经过近多电梯行业的高速发展,此种曳引机在技术与性能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它更为成熟。它具有如下的优点: 1.节能。取消了中间的蜗轮蜗杆减速机,直接由高效、低速、大力矩的永磁同步电机拖动电梯,使整个驱动系统的效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损耗下降约50%),在3至6年内长时间使用仅节约电能就可收回曳引机的投资,同时可使选配的变频器比传统有齿系统降低一档规格。 2.低噪音。由于传动方式是通过空间电磁场传递力矩,因此告别了传统曳引机的齿轮磨损问题,且为传动噪音也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值约10db(A)以上。 3.低维护费用。曳引机的日常维护要比有齿的有所减少,不需定期更换齿轮油,因而消除了齿轮油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维护费用。 4.节省空间。本系列的无齿曳引机其重量仅为传统的有齿系统的50%左右,其体积(以所占的外轮廓的矩形空间计算)是传统的30%左右。 5.高精度的编码器。本系列曳引机配有高精度的编码器,在对起动及舒适方面要求不甚严格时,不需配用称重传感器即可达到优于有齿的VVVF电梯驱动系统的舒适感。 6.高安全性。永磁电动机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变为发电机,将产生制动力矩,用户可利用这一特性,在紧急状态下短接电机的接线端子。松闸后可保证轿厢作缓慢升降运动,达到就近层站放人的目的,安全性能提高一步。 7.易操纵。利用齿轮减速手动盘车装置因其独特的、易操纵性能而获得一项国家专利。 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该型无齿曳引机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扩展,内含载重从320kg~2000kg、梯速从0.5 m/s~4.0 m/s的多种运行工况规格,涵盖了极大多数用户的要求,规格细分度高,可使用户选择最经济的配置方案以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并为实现小机房、无机房的电梯运营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除高效节能,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外,此系列产品由于采用薄形外转子结构,内卧式定子,光电编码器安装在非驱动侧腔内,使其厚度小,结构紧凑,重量较轻,节省使用空间,对土建要求更少,应用广泛。 四.梯安全装置 1.微电脑的安全控制输入口串联了下述开关: 控制屏急停按钮 SGT 轿顶急停按钮 SDT 轿内急停开关 SNT 底坑急停按钮 SKT 安全钳开关 SAQ 安全窗开关 SAC(无安全窗则不设) 限速器超速开关 SXS 安全绳断绳检测开关 SDS 缓冲器开关 SHK1 只要这些开关和接点之一没有闭合,微电脑板安全回路输入口便无输入,通过程序控制,电梯将不能起动、运行。 2. 安全钳、限速器控制回路 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意外原因(如曳引机、曳引绳、绳头组合、对重等出现重大毁损)造成电梯超速下落,其速度达到115%(对1.6米/秒梯速为2.12米/秒)额定速度时,安装在机房的限速器上的超速开关将动作,切断安全控制回路,使电梯立即停止运行下闸制动;同时通过安全绳的传动,使安全钳开关及安全钳动作,将轿厢钳制在导轨上,确保轿内乘客及设备的安全。 3.安全绳断绳检测开关控制回路 为确保限速器及安全钳超速保护系统工作正常,设置了限速器安全绳伸长或断裂的检测保护开关,该开关也串接在安全回路内。 4.门联锁控制回路 若轿门或者任何一层层门没有关好,门联锁继电器“MJ”失电,其常开触点断开,使微电脑板门联锁控制回路失去输入信号,通过微电脑板内部程序控制,电梯应立即停止运行或不能启动。 5.端站强迫换速电路 在井道上、下端站位置有上、下强换校号感应器“GSQ”和“GXQ”,当电梯驶过上、下端站换速点而没有进入正常换速时,“GSQ”或“GXQ”动作,经微电脑板机控制,执行强迫换速功能,使电梯立即减速停车平层。 6.端站上、下行限位开关控制回路 在上、下端站过平层位置50-80毫米内设置了上、下行限位开关“SXK”和“XSK”。当电梯越过端站仍未进入正常换速且强换功能失灵,在过端站平层位置50-80毫米时,“SXK”、“XSK”动作,上、下行方向接触器“SC”、“XC”立即失电,使运行接触器“KC”和“MC”失电,切断整梯控制电路电源,曳引电机断电,同时电磁制动器下电制动,电梯立即停止运行,以确保电梯不出现冲顶或墩底。 7.极限开关装置 为进一步确保电梯在端站运行安全,在井道上、下最终端又设置了非自动复位型极限控制开关“SJXK”、“XJXK”。此开关串接在主电源接触器“JXC”线圈回路,“JXC”的触点控制整梯控制电路电源,当正常换速、强迫换速、上、下行极限开关均为失灵,而使轿厢越过端站平层位置100毫米以上距离仍不停车时,“SJXK”或“XJXK”将动作,“JXC”触点断开,切断控制电源,使电梯停止运行。 8.紧急停止按钮控制回路 在控制屏上,轿内、轿顶、底坑内均设置了非自动复位型红色紧急停止按钮开关,当电梯运行、检修时发生异常情况,按动紧急停止按钮,将使电梯可靠紧急制动停车。 9.为防止意外情况下电梯溜车及电机堵转,在微电脑板内部设置了保护环节。 上一篇日立电梯制造厂家企业简介下一篇三洋牌GRFⅡ扶梯 |